尽管有人正研发其他太阳能材料来替代白银,但凯投宏观认为目前这些新材料仍属于研发初阶,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才会面市,难以对白银构成实质威胁。
对销售电价上涨起到钳制作用目前,光伏发电的成本对应的电价水平(1~1.5元)仍然高于大部分地区的居民销售电价(0.3~1元左右),但是二者的差距已经不大。目前国内光伏发电占比仅0.33%左右,与欧洲发达国家对比仍非常低,随着新一届政府对新能源的重视和平价上网的渐行渐近,光伏的快速爆发指日可待,国内每年潜在新增需求在30GW以上,空间极大。
组件价格有望在四季度小幅上升,制造企业利润率将小幅提高。同时,光伏产品进出口和企业盈利等数据全面向好。光伏发电如果能够在某些电网区域内形成规模,辅以更先进的调度技术与实时响应,将有效地发挥替代尖峰负荷的作用。从1997年德国的百万屋顶计划开始,光伏的商业化就在全球开始彻底推广开来。业内专家分析,装机容量快速攀升的背后,是光伏行业的整体复苏。
前9月,全国累计光伏发电量306亿kWh,弃光电量约30亿kWh,弃光率为10%;弃光主要发生在甘肃和新疆地区,其中,甘肃弃光电量17.6亿kWh,弃光率为28%,新疆(含兵团)弃光电量10.4亿kWh,弃光率为20%。但是,仔细审视光伏发电,其应该比风电能够在贡献电量之外发挥更大的潜在作用。能源领域大多由国有企业垄断,在煤炭及煤化工行业之外,该行业上榜富人较为集中在市场相对开放的新能源产业。
光伏发电领域的新蓝海特征,预示着该领域的富豪有望再次成为受人瞩目的焦点。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换挡期,经济结构逐渐发生转变,重工业增长放慢。2014年顺风清洁能源继续在全球展开强势收购。2013年中国累计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已经从0.2GW增长到近20GW。
在环保压力下,无论是民众诉求还是政府主观意愿,都迫切希望改变能源结构,降低高耗能、高污染的燃煤消耗,新能源领域因此成为投资热点及造富新空间本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使双方关系更加紧密,合作领域更加广泛、深入。
按照规划,未来中信租赁还将应企业需求为其海外投资设厂及电站运营提供相应的融资服务,支持企业走出去。天合光能首席财务官谭韧表示,此次合作不仅使天合光能获得中信多元化的融资资源和经验丰富的专业服务,这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还创造一个双赢的结果,强化天合光能在太阳能行业的领导地位。据透露,在此次协议签署后,中信租赁与天合光能的第一期合作项目也将实现投放。中信银行与天合光能投放50亿元发展光伏产业据中信租赁总裁俞子彦介绍,此次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后,计划在符合投资条件的光伏电站项目、租赁项下的商业保理及设备租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融资合作。
近来,中信银行子公司中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与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在江苏常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投放50亿元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中信银行常务副行长孙德顺介绍说,中信银行一直与天合光能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全面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共同理念推动下,双方高层经过多次沟通交流,达成了良好的合作基础。作为中信银行的全资子公司,中信租赁是中信集团和中信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战略布局,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将清洁能源行业作为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自2015年4月开业以来一直致力于扶持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中信租赁与天合光能的战略合作,不仅为天合光能在光伏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支持,也彰显了中信租赁响应国家新能源发展规划,力促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业务特色。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投放总额已突破100亿元,近一半投向了新能源领域。能源领域的合作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点,其中新能源的发展更是重中之重。
中信银行表示,未来将借助中信租赁的平台,在加快新能源技术提升和新能源产业化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我国新能源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助力企业走出去,为实现新能源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按照规划,未来中信租赁还将应企业需求为其海外投资设厂及电站运营提供相应的融资服务,支持企业走出去。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投放总额已突破100亿元,近一半投向了新能源领域。本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使双方关系更加紧密,合作领域更加广泛、深入。中信租赁与天合光能的战略合作,不仅为天合光能在光伏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支持,也彰显了中信租赁响应国家新能源发展规划,力促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业务特色。能源领域的合作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点,其中新能源的发展更是重中之重。中信银行表示,未来将借助中信租赁的平台,在加快新能源技术提升和新能源产业化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我国新能源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助力企业走出去,为实现新能源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天合光能首席财务官谭韧表示,此次合作不仅使天合光能获得中信多元化的融资资源和经验丰富的专业服务,这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还创造一个双赢的结果,强化天合光能在太阳能行业的领导地位。
中信银行常务副行长孙德顺介绍说,中信银行一直与天合光能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全面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共同理念推动下,双方高层经过多次沟通交流,达成了良好的合作基础。据透露,在此次协议签署后,中信租赁与天合光能的第一期合作项目也将实现投放。
作为中信银行的全资子公司,中信租赁是中信集团和中信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战略布局,成立之初就确定了将清洁能源行业作为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自2015年4月开业以来一直致力于扶持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中信银行与天合光能投放50亿元发展光伏产业据中信租赁总裁俞子彦介绍,此次双方达成战略合作后,计划在符合投资条件的光伏电站项目、租赁项下的商业保理及设备租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融资合作。
近来,中信银行子公司中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与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在江苏常州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投放50亿元推动光伏产业的发展本次现场检测任务,由中国电科院与西藏电科院合作完成,利用中国电科院自主研制的高海拔地区专用光伏发电并网检测设备,依托中国电科院检测经验与西藏电科院高海拔地区工作经验,依据国家标准GB/T 19964《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成功完成了标准要求的三大类共57个测试项目的全部检测,全面验证了龙源羊八井光伏电站在西藏电网主架构出现电压/频率波动或短时故障工况下能够继续安全稳定运行,达到当地电力公司的要求。
中国电科院自主研制的高海拔地区专用光伏发电并网检测设备,具备低电压穿越、电压适应性和频率适应性三大项全性能的检测能力,是基于应用于最高4500米海拔高度、最大待测设备容量为2兆瓦的大型高原型现场测试设备。龙源西藏羊八井太阳能光伏电站一期项目位于拉萨市羊八井镇,海拔4300米,建设规模10兆瓦,是整个西藏自治区第一个建成并投运的光伏发电站。11月10日,经过25个日夜的艰苦工作,世界首例基于高海拔(4300米)条件下的光伏发电站龙源西藏羊八井太阳能光伏电站一期项目并网性能现场检测工作顺利完成,在证明高原地区开展并网现场检测可行性的同时,也证明了高原地区开展此类检测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有利于西藏地区光伏发电大规模接入电网,提高西藏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在现场检测过程中,中国电科院与西藏电科院工作人员通过对光伏发电站并网性能逐项检测,针对出现的电压、频率运行适应性和出现的低电压穿越短时故障工况下会引起部分逆变器跳闸的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和现场协调解决,帮助光伏发电站解决输电质量存在的隐患,确保光伏发电站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本次现场检测的顺利完成标志着该型设备理论设计与实际工装结合完好,功能正常,将为高原地区开展并网现场检测提供技术支撑,为西藏电网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作出贡献。设备自设计伊始,即经过了多环节的验证并最终完成制造、通过验收
中国电科院自主研制的高海拔地区专用光伏发电并网检测设备,具备低电压穿越、电压适应性和频率适应性三大项全性能的检测能力,是基于应用于最高4500米海拔高度、最大待测设备容量为2兆瓦的大型高原型现场测试设备。在现场检测过程中,中国电科院与西藏电科院工作人员通过对光伏发电站并网性能逐项检测,针对出现的电压、频率运行适应性和出现的低电压穿越短时故障工况下会引起部分逆变器跳闸的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和现场协调解决,帮助光伏发电站解决输电质量存在的隐患,确保光伏发电站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11月10日,经过25个日夜的艰苦工作,世界首例基于高海拔(4300米)条件下的光伏发电站龙源西藏羊八井太阳能光伏电站一期项目并网性能现场检测工作顺利完成,在证明高原地区开展并网现场检测可行性的同时,也证明了高原地区开展此类检测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有利于西藏地区光伏发电大规模接入电网,提高西藏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高效性。本次现场检测的顺利完成标志着该型设备理论设计与实际工装结合完好,功能正常,将为高原地区开展并网现场检测提供技术支撑,为西藏电网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作出贡献。
本次现场检测任务,由中国电科院与西藏电科院合作完成,利用中国电科院自主研制的高海拔地区专用光伏发电并网检测设备,依托中国电科院检测经验与西藏电科院高海拔地区工作经验,依据国家标准GB/T 19964《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成功完成了标准要求的三大类共57个测试项目的全部检测,全面验证了龙源羊八井光伏电站在西藏电网主架构出现电压/频率波动或短时故障工况下能够继续安全稳定运行,达到当地电力公司的要求。龙源西藏羊八井太阳能光伏电站一期项目位于拉萨市羊八井镇,海拔4300米,建设规模10兆瓦,是整个西藏自治区第一个建成并投运的光伏发电站。设备自设计伊始,即经过了多环节的验证并最终完成制造、通过验收在这一点上,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杨怀进则认为,有关部门应考虑在资源配置上向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倾斜。
在行业形态创新方面,高纪凡表示,经过过去几年行业的洗牌调整和国家引导行业兼并整合方针的实施,光伏制造业已初步形成以优势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为配套的行业格局。在产品技术创新方面,高纪凡建议,领先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业紧密协作。
中小企业在其中要找好自己的定位,在特殊领域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并和大企业进行配套,形成协同发展和合作共赢的新格局。光伏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产业,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和银行的支持。
除此之外,目前存在的一些不合理的政策机制,使光伏发电背上了沉重的成本包袱。以新技术、新工艺提升光伏转换效率,不断满足产品智能化、抗衰减、轻量化等需求。